2)第一百四十八章 由表及里_珠光宝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头还是玉石做雕刻而成的,实在是有些奇怪。

  如果非要给个说法的话,顾茗更倾向于这只金鹰是由本国制造外销的东西,而本国外销古董的话就数明清之时最多。

  外销的东西,采用的大多数都是西方人喜欢的款式,而工艺却就是本国的。

  顾茗进一步的肯定自己的想法,也是因为这只白玉制作的鹰头。

  除去它采用的是和田白玉这一点不说,它的打磨雕刻手法也让她肯定了这一点。我国古玉雕刻是有其特殊的技法的,而且很多技法用现在的技术是不能够仿制的,因为仿制大多是图利。而老工却是耗时费力,大多数的仿制者都不会采取这种做法。

  这只白玉鹰头采用的便是古代雕刻技术之一的高浮雕。这种技术是将玉石挖削底面,形成立体图形,并加阴线纹塑形,这种雕刻技术出现于战国,在明清的时候最为流行,不少的玉器都采用了这种雕刻技术。

  顾茗觉得与其把这只金鹰判做是西方的古董,还不如说是属于东方的古董,毕竟它除了外型比较附和西方的当时的审美之外,其他的工艺大多都是我国古代所有。

  唯一有点不对劲儿的便是,这鹰头所采用的高浮雕技术有一点点变化,感觉在我国古代雕刻技术之中似乎参杂了西方的一些雕刻技术,在一些细节处理上面,与传统的高浮雕有一些细微的区别,不过这些区别并不能妨碍顾茗对它的判断。

  清朝前期闭关锁国,清朝后期被迫对外开放,当时东西方交流频繁,在这些工艺上面有些变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这只金鹰让人不好判断的便是它没有任何的标志给人提示,国外的金银器一般来说都会有标志在上面,或者是制造的年代,或者是制造的公司名称,国内的同样也有这样的习惯。

  种种讯息迅速在顾茗的脑中闪过,同时她所想的东西也很快的被输入到了电脑之中,待规定的时间到了之后,他们在电脑上面输入的答案便立刻传到了裁判的电脑之上,同时赛场上中的大屏幕也分成了8个小块儿,每个小块儿显示着对应小队给出的答案,在在场的所有人看个清楚。

  当然,这显示的时候是采用的中英双语,东西方的同志要照顾到,谁叫这次交流会除了使用英文的那些国家之外,就属使用中文的人最多。

  各组答案出来了之后,大家并没有因此放松,都紧张的等着最后的结果。

  既然答案已经交了,那同队的人自然是可以交流了,秦昇和顾茗两个人自然是不必说的,其他的队的人有的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,有的脸上却是一片严肃。

  同一队的人给出两种完全相反的内容那种情况,顾茗觉得应该是不会有的,毕竟这次来参加比赛的人手上都是有一些真功夫,倒是全对和全错的可能性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p9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