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325章 孙策大丧_三国之最强帝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尚书郎桓阶,是荆州长沙郡临湘人。初为长沙郡功曹,在孙坚当长沙太守期间,举他为孝廉,入京为尚书郎。由于他父亲去世,回归乡里守丧。

  此次孙策把他带在军中,做为谋士,也算是孙策军中的智囊人物。他亲自入城,迎接孙策的尸体。亲自送孙策的棺木出城。

  城外一片雪白,孙权一身重孝跪于城外迎接,在他身后是孙家的族人,孙策的心腹将官。此时一个个哭声动天。

  孙策,虽然有着诸多不是,但他的确得军心。

  看来,想要打垮孙权集团还是不太容易啊。

  杜宇派出文杰和王威,日日在孙权营中帮着料理孙策的后事,自己也亲自吊唁。

  两军阵前,不是你杀我,就是我杀你,出来混,总是要还的,如果没有觉悟,就别当兵吃这碗饭。

  这话我没有明说,但是我的行动,我的举止,我的表现,一切都扣住这个主题孙策是死了,但是这个悲剧不是我们造成的,罪魁祸首另有其人。

  襄阳的官员们也依次来吊。

  比如刘先,他就充分发挥他能言善辩的本事,在孙策的灵前一边痛哭,一边诉说着这一仗是如何的不该打,孙策是如何的不该死。

  他将我曾经在两军阵前的话变成了一篇条理清晰的长篇论文,不引经典,只说事实,舌灿莲花,滔滔不绝,说得简直是见者伤心,闻者落泪;

  而蔡瑁,则是感情形的,他充分的回忆了当年他游学

  于京师,与何进手下诸将相见时的情景,赞赏孙策是一个如何重义气,重感情的人。

  是如何可交的一个朋友,两人在一起相处是如何的默契,是如何的相互赞赏。

  天知道,孙策那样眼高于顶的人,会不会赞赏他。不过也难说,他不是和曹操也结成好友了么?

  到治中邓羲来时差点出了乱子,这位老兄是个直脾气人,仗着自己名气大,岁数大,谁也不服,连父亲的帐也不怎么买,本来说得好好的,吊一下也就算了。

  可是这位一进门,不行礼,不躬身,指着孙坚的灵位,叫着孙策的字道:“你是大汉将军,豫州刺史,你这一死,污了你一世清白之名,死后有何颜去见汝之先人!”

  与他一起来的韩嵩、庞季吓坏了,连忙把他拉到一边,可是邓羲大哭三声,又大笑三声,扬长而去。

  最后一天是杜宇致祭,杜宇亲手写了一篇骈四俪六的长篇文字,在灵前宣读,说实话,杜宇不太喜欢这种东西。

  因为它过于卖弄文采,缺少真情实感,念起来有气势,却很难念得感人了。不过,今天之后,真正的戏肉要开始了。

  这些天,杜宇每天都来致祭,并且悄悄观察豫州军中的动静。虽然在我面前。

  他们表现的都很得体,但是很明显,他们之间发生了争吵,他们彼此的眼神儿都互相闪避着。

  对于我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,但是敌意在一天天被化解。不

  过也没有人主动向我输诚。

  看样子,孙策虽死,他手下能人不少,居然还能掌控住部队。

  是孙权的能力么,杜宇小看他了?

  孙权,在杜宇眼见着成熟了起来。仅仅七天,他看起来就成了另外一个人。

  他面对杜宇,可以很从容的应对了。

  他不再喊打喊杀,但也并没有如杜宇所料那样表现出对杜宇的感激,一丝一毫都没有。

  连我自己都感动了的话,只感动了他不到两天的时间。而其后的忙碌,都属于白费力气。

  他成熟了,所以,我想要收伏他的想法落空了。

  虽然这一切并没有明说,但是我从他的眼神中可以轻易的看出来。

  小霸王终究是心比天高,不肯居于人下的。

  不过,他此时还是以理相待罢了,那么,留不下他,留下他的兵马又如何?.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p9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